近年來,互助縣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宗旨,以創建全省“客貨郵”融合發展樣板縣為契機,聚焦解決群眾幸福出行、物流配送、郵政寄遞三個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,積極構建“一點多用、一網多用、功能集約、便利高效”的農村運輸服務發展新模式,有效提升城鄉運輸服務均等化水平,推動全縣交通事業高質量發展。
——堅持高位推動,健全體制機制。主動提高政治站位,堅持把加快交通事業建設作為捍衛“兩個確立”、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的具體實踐,高度重視農村“客貨郵”融合發展樣板縣創建工作。完善了聯席機制,定期召開會議,細化工作措施,強化政策保障,深化資源整合,指導物流公司、客運企業、郵政公司三方簽訂《戰略合作協議》,有力破解了市場主體在融合發展中的體制機制障礙。
——創新運營模式,方便群眾出行。始終堅持“人民交通為人民”的思想,緊盯廣大群眾多樣化、個性化和多層次的出行需求,補齊“最后一公里”營運短板,創新客運服務模式,投入400萬元購置新能源電動公交車20輛,開通創新發展免費接駁服務,330輛出租車電召服務和校園定制班線專項服務4條。1-9月份共輸送旅客1.5萬多人次,實現營運收入34.5萬元,為群眾出行提供了便利化服務。
——健全物流體系,提高服務水平。按照“多站合一、資源共享、功能集約、便利高效”的發展思路,建成“客貨郵”縣級農村物流中心1個、鄉鎮示范站3個、村服務點12個,開通“定時、定線、定點”的“客貨郵”融合示范線路11條。投資500萬元建成縣選品倉配中心,推行“實體+網絡”運營模式,逐步形成“貨運物流縣級中轉、快遞企業鎮級分撥、客運企業村級配送”三級快遞運輸服務體系。1-9月份“客貨郵”發件量達5500余件,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30.15萬元,農民受益6.85萬元。
編校:李 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