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襲來,拎穩“菜籃子”、抓緊“米袋子”、端穩“肉盤子”,民生保供,成為戰“疫”大考中的“必答題”?;ブh不斷加強管理調度措施,及時成立物資保障專班,推新用好“三法”,全力夯實保供“底盤”,始終把保供行動走在群眾訴求之前,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間群眾生活需要。
——用活時間法,米面肉蔬“進得來”。活用早、午、晚時間,高效安全開展居民物資保障供應工作。搶抓晨時,物資保障專班成員每天凌晨4點到崗,提前完成車輛組織、信息校對、消毒封車等5項準備工作,確保物資運輸車輛按時、安全出發。緊盯午時,配強疫情服務點力量,全力壓縮貨運過卡時間,確保采購的新鮮蔬菜水果等物資在2小時內投放到主城區各銷售點。不丟夜時,專班成員充分利用夜晚時間,加強與各銷售點溝通對接,精準研市場需求,提前調配人員和車輛,最大限度提高運輸供應工作運轉效率。10月18日以來,物資保障專班組織點對點閉環管理物資運輸14趟次,投入運輸專車98輛次,累計輸入省內外物資1564.6噸。
——用細監測法,菜籃果筐“拎得穩”。緊盯市場動態,堅持生活必需品“日監測日調度”報告制度,確保市場價格平穩、物資庫存充足。動態研判,強化對市場儲備、商品價格的調控調度,每天對全縣5家大型超市、1家大型農貿市場和7家保供企業的儲備情況、供應能力和市場價格進行分析研判。價格監管,商務、市場監管、物價等部門組成2個聯合工作組,開展聯合檢查,及時監測掌握市場商品價格動態,進一步規范市場經營行為。產銷追蹤,組織26個農村專業合作社建立本地農蔬產品合作社應急儲備庫,指導商超、農貿市場、商貿流通企業等加強與本地農副產品合作社對接,推動建立穩定可靠的內供銷關系。10月18日以來,五峰鎮、臺子鄉等鄉鎮農村合作社約240噸蔬菜陸續進入互助各大商超市場銷售,在保證縣域主城區群眾菜籃子的同時,幫助受疫情影響的本地農戶降低損失。
——用準配送法,打好城區“保胃戰”。靈活應對物資保障需求,制定“分類、分區兩腿走路”,“線上、線下雙肩挑擔”配送方案,全力暢通城區供應鏈。分類保障,按照“點位收集需求、企業打包運輸、封控區分送到戶、管控區有序采購”工作思路,細化制定社會面需求分工保障、團體需求精準保障、封控區域需求重點保障3類不同配送方式,有的放矢優化保供路徑,切實提高配送效率。分區包聯,根據社區體量合理劃分3個配送區域,以就近原則分包給6個大型超市、農貿市場,抽派干部駐點保障供應運轉暢通。同時,動態篩選開放29個保供平價銷售點,及時確定點位負責人和聯絡員,編緊織密了保供網絡。分流供應,精選3個電商平臺補充供應渠道、完善銷售品類,根據企業供應配送能力劃分責任區域,促進了生活物資便捷通行。10月18日以來,3家平臺累計配送量達5000單左右。
(供稿單位:縣商務局 編校:蔣含鑫)